词条 | 焚经台 (臺) |
释义 | 焚经台 (臺)历史地名 焚经台 (臺)历史词典解释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附近,遗址在陇海铁路两旁,为两个夯土圆丘。丘前原有德浩法师等所立的石碑,上书 “东汉释道焚经台” 七字。现石碑已迁移于白马寺内下僧院中。关于焚经台的传说大意是: 永平十四年 (71) 五岳道士贺正之、费叔才等上书汉明帝,要与西域来的佛教比试真伪。汉明帝遂下令在白马寺南门外筑二高台,令道士捧道经登西台,和尚捧佛经、佛像登东台,然后以火焚经,当场较量。时道经倾刻化为灰烬,佛经不但不燃,且现五色神光,从此佛法大兴。 历史地名推荐:富春江水库在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中游,桐庐、建德两县市境内。建成于1968年。汇纳新安江、兰江之水,控制流域面积31645平方千米。水库面积56平方千米,库容4.4亿立方米。坝长554.35米。建有水电站,装机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