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行危言怎么写好看:
危行危言历史词典解释
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无道,危行言孙。’”
危,高。危言危行,指高明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。孙,即谦逊之义。孔子认为,国有道,尽可以发表高明之言实践高尚之行;如果国无道,高尚的行为虽可依旧,但言语却要格外谨慎,不能放肆。后用为赞美忠良之臣的典故。
唐.贯休《送谏官南迁》诗:“危行危言者,从天落海涯。”
词语分解:
- 危行的解释 1.危险的行动。易·震:“象曰:震往来厉,危行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‘危行也’者,怀惧往来,是致危之行。”2.小心地行动;慎行。庄子·山木:“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,危行侧视,振动悼慄。”史记·管晏列传:“其在朝,君语及之,即危言;语不及之,即危行。”3.正直的行为。论语·宪问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无道,危行言逊。”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:“危,厉也。” 明 樊鹏 中顺大夫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先
- 危言的解释 1 ∶正直的话邦有道,危言危行。——论语·宪问2 ∶故意说吓人的话危言耸听
历史典故推荐:支公爱鹤
世说新语.言语:“支公(晋支道林)好鹤,住剡东峁山。有人遗其双鹤,少时翅长欲飞。支意惜之,乃鎩其羽,鹤轩翥不复能飞,乃反顾翅垂头,视之如懊丧意。林曰:‘既有凌霄之姿,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?’令养翮成,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