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祫历史词典解释
古代祭礼之一。又称祫祭,即合祭。据《春秋公羊传·文公二年》云,大祫时把远近祖先的神主全都搬到太庙内,让这些祖先和太祖在一起接受后代的祭祀。此礼每五年进行一次。
词语分解:
- 大祫的解释 古时天子,诸侯宗庙祭礼之一。集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合祭。公羊传·文公二年:“大事者何?大祫也。大祫者何?合祭也。其合祭奈何?毁庙之主,陈于大祖;未毁庙之主,皆升,合食于大祖。” 何休 注:“毁庙,谓亲过高祖,毁其庙,藏其主于大祖庙中。”
- 大的字典解释 大 dà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
- 祫的字典解释 祫 xiá 古代天子或诸侯把远近祖先的神主集合在太庙里进行祭祀
历史知识推荐:成纪县
西汉置。治今甘肃静宁县西南。西汉初属陇西郡,元光时改属天水郡。北魏省。北周复置。属略阳郡。隋仍属天水郡。唐属秦州。开元二十二年734移治今秦安县西北。北宋又移上邽镇,即今天水市。元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