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亭西驿怎么写好看:
都亭西驿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(1016),以京城西旧染院为夏州蕃驿,属鸿胪寺。后改称都亭西驿,掌接待河西蕃部贡奉使者。设管勾二人,以诸司副使以下至三班使臣充任。
官署名。宋置都亭西驿及管干所,属鸿胪寺,掌河西蕃部贡奉之事。设管勾官二人,以诸司副使以下至三班使臣充任。
词语分解:
- 都亭的解释 都邑中的传舍。 秦 法,十里一亭。郡县治所则置都亭。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:“於是 相如 往,舍都亭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临邛 郭下之亭也。”晋书·罗宪传:“﹝ 罗宪 ﹞知 刘禪 降,乃率所统临於都亭三日。” 明 徐祯卿 送士选侍御诗:“塞北 荆 南心万里,佩刀长揖向都亭。”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·少吏论:“严延年传云:‘母止都亭不入。’都亭,邑中传舍也。”
- 驿的解释 驿 (驛) yì 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、换马的地方,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:驿站
历史官职推荐:坝官
吏员名。明始置,与闸官共掌水闸的启闭蓄泄,隶于所在州县。清代惟有浙江上虞县有坝官一人,后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