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偾豚 |
释义 | 偾豚历史典故 偾豚怎么写好看:偾豚历史词典解释比喻强敌临头。严复《哭林晚翠》诗:“加剑恩牵犬,争权遇偾豚。空闻矜庶狱,不得见传爰。” ●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 “邾人、莒人愬于晋曰: ‘鲁朝夕伐我,几亡矣。我之不共,鲁故之以。’ 晋侯不见公。使叔向来辞曰: ‘诸侯将以甲戍盟,寡君知不得事君矣,请君无勤。’ 子服惠伯对曰: ‘君信蛮夷之诉,以绝兄弟之国,弃周公之后,亦唯君。寡君闻命矣。’ 叔向曰: ‘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,虽以无道行之,必可畏也。况其率道,其何敌之有? 牛虽脊,偾于豚上,其畏不死?’ ……鲁人惧,听命。”愬: 诉。共: 通“供” 。鲁故之以: 因鲁之故。偾(fen): 仆。邾:(hao): 古国名,即邹。莒(ju): 古国名。晋侯: 指晋昭公。叔向: 即羊舌肸(xi),晋国卿,因封在杨(今**东南), 又称杨。 春秋时, 叔向以瘦牛倒在小猪身上,小猪难免死亡为喻,向鲁国夸耀晋国的武力,使之慑服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枭卢古代赌6*具六博中的两种采色,以枭为么,以卢为六,得枭者胜,得卢次之。杜甫今夕行:“冯陵大叫呼五白,袒跣不肯成枭卢。”唐代韩愈送灵师诗:“六博在一掷,枭卢叱回旋。”一说,一掷五子皆黑,称卢,最为胜采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