宪台怎么写好看:
宪台书法图片
宪台历史词典解释
汉魏以来为御史台的别称。唐龙朔二年(662)为御史台的改称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后世亦作为地方官吏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。
词语分解:
- 宪台的解释 1. 后汉 改称 汉 御史府为宪台。后为同类机构的通称,亦以称御史等官职。 汉 应劭 汉官仪·宪台:“ 汉 御史府, 后汉 改称宪臺。”后汉书·袁绍传:“臣以负薪之资,拔於陪隶之中,奉职宪臺,擢授戎校。”隋书·文学传序:“发号施令,咸去浮华。然时俗词藻,犹多淫丽,故宪臺执法,屡飞霜简。” 唐 白居易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:“宪臺文法地,翰林清切司。”新唐书·百官志三:“ 龙朔 二年,改御史臺曰宪
- 宪的字典解释 宪 (憲) xiàn 法令:宪章
- 台的字典解释 台 (①台⑤臺,⑥檯⑦颱) tái 高平的建筑物:亭台楼阁
历史知识推荐:百泉
古地名。春秋卫地,后属晋。即今河南辉县市西北百泉。左传定公十四年前496:晋“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