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事堂怎么写好看:
政事堂历史词典解释
(1)唐宋时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。唐初,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三省长官商议国事于门下省的政事堂。其后,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,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。开元十一年(公元723年)张说为相,改政事堂为“中书门下”,列五房于其后,一为吏房,二为枢机房,三为兵房,四为户房,五为刑礼房,分别处理各类政事。北宋时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, 简称中书,与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,号称二府。元丰改制后,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地点,都堂亦被称为政事堂。(2)袁世凯建立独6*裁统治的中枢机构。1914年5月1日袁世凯颁布《中华民国约法》,规定废除责任内阁制,采用总统制,“大总统为国家元首, 总揽统治权”。据此取消了国务院和国务总理,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作为总统的办事机构,设国务卿一人襄助总统处理政务。1916年5月全国反袁斗争高涨,袁世凯被迫撤销政事堂,恢复国务院,仍采用责任内阁制。
词语分解:
- 政事堂的解释 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。 唐 初始有此名,设在门下省,后迁到中书省。 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,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。下设吏、枢机、兵、户、刑礼五房。 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,简称中书,与枢密院分掌政、军,号称“二府”。 元丰 改制后,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,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。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:“ 太祖 登 正阳门 ,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,乃脱甲诣
- 政事的解释 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
- 堂的字典解释 堂 táng 正房,高大的房子:堂屋
历史事件推荐:东晋
朝代名。永嘉元年公元307年,晋怀帝司马炽封司马睿为安东将军、都督扬州诸军事,镇守建邺今江苏南京。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愍帝被杀消息传来,司马睿改称晋王。大兴元年公元318年,司马睿正式称帝,国号仍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