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蜀犬吠日 |
释义 | 蜀犬吠日历史典故 蜀犬吠日怎么写好看:
蜀犬吠日历史词典解释唐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赋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 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。”后常以“蜀犬吠日”比喻少见多怪。清 薛雪《一瓢诗话》:“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,刘会孟訾杜工部 蜀犬吠日。” 主谓 蜀,四川西部。吠,狗叫。比喻少见而以为怪。语本唐·韩愈《与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蜀中山高雾重,见日时少;每至日出,则群犬疑而吠之也。”李劼人《天魔舞》24章:“古人说蜀犬吠日,蜀就是川西,而且是成都平原。成都平原上的狗,一看见太阳,便奇怪的吠起来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讽刺见识浅陋。 →少见多怪 孤陋寡闻 ↔见多识广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陶白源见“陶白之资”。指陶朱公、白圭。借指商贾。晋 葛洪抱朴子.守塉:“奇士之居也,进则侣鸿鸾以振翮,退则参陶 白之理生,仕必霸王,居必千金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