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战军怎么写好看:
参战军历史词典解释
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本唆使中国参加对德战争,以便攫取德国在华的侵略权益并进一步控制中国。把持北京政府的皖系军阀头目、国务总理段祺瑞也想利用参战名义,借助日本的支持,扩大本系实力,推行“武力统一”政策。1917年8月北京政府对德宣战,12月段祺瑞就任参战督办,取得日本提供的参战借款,接受日本军6*火和教官编练参战军,实为皖系武装。大战结束后,参战军改为边防军,仍由日本军官指挥,段则改任边防督办。1920年直皖战争,皖系失败,边防军也被改编。
词语分解:
- 参战军的解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宣战。段祺瑞于12月就任参战督办,同日本订立参战借款,由日本提供军6*火和教官,编练参战军。大战结束后改为边防军。1920年被直系军阀改编。
- 参战的解释 加入战争或战斗
- 军的字典解释 军 (軍) jūn 武装部队:军威
历史事件推荐:府院之争
1916年袁世凯死后,黎元洪继任大总统,但北京政府的实权握于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。段祺瑞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,依附日本帝国主义,专横跋扈,视黎为傀儡;黎不甘听任摆布,极力争夺6*权势,黎段之间矛盾日深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