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封弥 |
释义 | 封弥历史知识 封弥怎么写好看:封弥历史词典解释又作弥封,亦称糊名。科举考试考校试卷的一项规定。唐命试者在试卷上自糊姓名。宋淳化三年(992)殿试,初行*糊名考校法。咸平二年(999)礼部试,选派官员专司封印卷首。明道二年(1033)诸州解试,亦令封弥。景祐四年(1037),又令开封府、国子监及别头试实行封弥法。从此,各级考试在应试者纳卷后,普遍密封卷头,或截去卷头,编成字号,送誊录所抄成副本,据以考校定等。初考官考校试卷后,亦密封所定等第,再送复考官。后历代各级考试多沿用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陈宜中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,字与权。宝祐中在太学与黄镛等上书攻丁大全,号称“六君子”,坐谪建昌军。景定三年1262廷试第二。历绍兴府推官、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,累迁监察御史、礼部侍郎、中书舍人、刑部尚书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