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勒怎么写好看:
石勒历史词典解释
274—333
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。公元319—333年在位。初名㔨,字世龙。上党武乡(今山西榆社西北)人。羯族。父、祖父皆为部落小帅。幼时务农,与邑人行贩洛阳。曾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牧奴,与王阳、夔安等起兵,号称十八骑。后投附刘渊,改姓石氏。历任辅国将军、平晋王、平东大将军,以襄国(今河北邢台西南)为据点,扩展势力。后平幽、冀二州,刘聪加封为陕东伯,得专征伐。刘曜立,进爵赵公、赵王,皆不受。前赵光初二年(319)自称大将军、大单于、领冀州牧、赵王,建都襄国,置百官,重用汉人张宾为谋士。核定户口,劝课农桑。太和二年(329)围洛阳,灭前赵。次年称大赵天王,旋即皇帝位,改元建平。后病死。
词语分解:
- 石的字典解释 石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
- 勒的字典解释 勒 lè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:马勒
历史知识推荐:西阳国
西晋惠帝时分弋阳郡置。治西阳县今河南光山县西,后移治今湖北黄冈市东。属豫州。东晋改为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