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后生可畏 |
释义 | 后生可畏历史典故 后生可畏怎么写好看:
后生可畏历史词典解释意指青年人前程远大,成就将超过年长的人,值得敬佩。孔子在勉励他的学生求学上进时说,青年人是可怕的,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?一个人到了四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,那就不值得害怕了。 【出典】: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’” 【例句】: 三国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后生可畏,来者难诬;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。”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吏部尚书何晏甚奇之,题之曰:‘后生可畏,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矣。’” 主谓 青年必能超越先辈,令人敬畏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。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人形容青年实力。→风华正茂 ↔马齿徒增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牵萝补屋南朝梁.陶弘景山居赋:“采芝萝之盘蔬,牵藤萝补岩屋。”“牵萝补屋”是描写清苦自然的隐居生活:把爬满墙的藤萝牵引到茅屋顶上,以助遮风避雨。后用为咏自然清苦的生活条件之典。唐.杜甫佳人诗:“侍婢卖珠回,牵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