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碓怎么写好看:
离碓书法图片
离碓历史词典解释
战国秦蜀地之水利工程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战国时秦蜀守李冰“凿离碓,辟沫水之害”。“碓”,《汉书·沟洫志》作“”,典籍或又作“堆”。离碓所在,素有二说:(1)即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机枢宝瓶口西岸之石山。原与对岸虎头山(古名玉垒山)相连,李冰在此凿开一缺口,使其脱离本体,孤悬江中,故名离碓。南宋前亦称观坂。经常泛滥的岷江,经宝瓶口分洪入成都平原,遂变水害为水利,得排涝、灌溉、通航之便,因古时在岷江汶山至灌县一段,又名沫水,故司马迁谓“凿离碓”为“辟沫水之害”。(2)指今四川省乐山市的乌尤山。
词语分解:
- 离碓的解释 见“ 离堆 ”。
- 离的字典解释 离 (離) lí 相距,隔开:距离
- 碓的字典解释 碓 duì 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:碓房(舂米的作坊)
历史地名推荐:渭溪
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方舆纪要卷81沅州: 渭溪在 “州西南五十里。出双髻山下,东北流,至州东南二里入沅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