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崇山峻岭 |
释义 | 崇山峻岭历史典故 崇山峻岭怎么写好看:
崇山峻岭历史词典解释高大陡峭的山岭。晋.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金.蔡松年《水龙吟词序》:“举目皆崇山峻岭,烟霏空翠,吞吐飞射。”《清史稿.胡季堂传》:“川、楚、陕连界,崇山峻岭,断涧深沟,在在险阻。”亦作“峻岭崇山”。宋.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.周明老》:“〔周知微〕《上巳日寒食有句》云:‘疾风暴雨悲游子,峻岭崇山非故乡。’亦为可赏。”明.崔时佩.李日华《南西厢记.上国发轫》:“峻岭崇山,半吞云气;黄鸟隔林啼,可爱他声流丽。” 并列 崇高。峻,高而陡。高大陡峭的山岭。语出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、茂林修竹。”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:“这些坝子好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澜沧江峡谷两岸的崇山峻岭中,被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和森林植被所覆盖,千百年来人迹罕至,野兽出没,因此直至本世纪中叶,西双版纳还是一片与世隔绝的未曾开垦的处女地。”△描写山之高险。 →层峦叠嶂 ↔一马平川。也作“峻岭崇山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阳春脚阳春有脚是唐代人称颂当时宰相宋璟的话。详见“有脚阳春”条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