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彭州市 |
释义 | 彭州市历史地名 彭州市怎么写好看:彭州市历史词典解释在四川省中部、龙门山南段与成都平原结合部。成都市代管。面积1419.6平方千米。人口77.8万。辖16镇、12乡。市人民政府驻天彭镇。因境内有古天彭门,唐代置有彭州,故名。汉为繁县地。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年)于今九陇镇置南晋寿郡及晋寿县。梁天监中置东益州,为州、郡治。西魏改南晋寿郡为九陇郡。北周武帝废东益州,改晋寿县为九陇县。隋开皇初废九陇郡,仁寿初置濛州,大业初州废;九陇县属蜀郡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濛阳县,治今县东濛阳镇。垂拱二年(686年)置彭州,以古天彭门得名,治九陇县(今天彭镇)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彭州“以岷山导江,江出山处,两山相对,古谓之天彭门,因取以名州”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省九陇县入彭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废濛阳县;降彭州为彭县,隶成都府。清康熙七年(1668年)省入新繁县,雍正六年(1728年)析出复置。1913年属川西道,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温江专区。1952年隶四川省温江专区。1968年属温江地区。1983年划归成都市。1993年撤县设彭州市,由成都市代管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,北部依龙门山南段分支,中部多低山丘陵,南为成都平原之一部。山地面积约占50%。湔江源出玉垒山主峰南坡,系沱江三大源流之一,南流至关口进入平原,分鸭子、小石、马牧、濛阳、新开、清白等九河,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展开。属中亚6*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玉米为主。为省粮、油主产县之一。产烟叶及中药材川芎。有铁、铜、金、镍、石棉、天然气、煤、花岗石、蛇纹石等矿。有采煤、水泥、机械、仪表、中成药、陶瓷等工业。成汶铁路于境内和彭白铁路相接。成彭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九峰、丹景、天台、白鹿顶、葛仙山和镇国寺塔、正觉寺塔、云居院塔、三昧水摩崖造像、金城窑遗址等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日山①在今浙江临海市西。舆地纪胜卷12台州: 日山“在临海县西五里,以其面东朝日,视诸峰独高,故名”。②在今江西黎川县城西。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:日山“在县治西。一名天峰。隔溪百步,高百余丈,周六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