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一纸空文 |
释义 | 一纸空文历史典故 一纸空文怎么写好看:
一纸空文历史词典解释白白地写在纸上而实际不能兑现的东西。多指条约、规定、计划等。《官场现形记》四六回:“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,说是筹了款项,只能办理本省之事,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。”梁启超《立宪法议》:“故苟无民权,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,亦不过一纸空文。”鲁迅《两地书》二○:“这种一纸空文的牌示,一校的学籍开除,愈使我领悟到遍地都是漆黑的染缸,打破的运动之愈不可缓了。” 偏正 指写在纸上而不能兑现的空头法规、条约等。范文澜等《中国通史》3编1章:“隋炀帝诏天下均田,史籍不载均田情况,大概诏书只是一纸空文。”△贬义。多用指无效文书。→夸夸其谈 纸上谈兵↔一字千钧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缑山鹤舞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喻指清新脱俗的舞姿。宋 陈著沁园春.寿吴竹溪词:“喜星桥鹊语,佳传依旧;缑山鹤舞,仙样翻新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