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好善嫉恶 |
释义 | 好善嫉恶历史典故 好善嫉恶怎么写好看:
好善嫉恶历史词典解释崇尚美善,憎恨邪6*恶。汉.王符《潜夫论.实贡》:“好善嫉恶,赏罚严明,治之材也。”《旧唐书.李晟传》:“尤恶下为朋党相构,好善嫉恶,出于天性。”亦作“好善恶恶”。《说岳全传》七三回:“好善恶恶,人人如此。”参见“疾恶好善”。 并列 崇尚美好,憎恨邪6*恶。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好善嫉恶,赏罚严明,治之材也。”《旧唐书·李晟传》:“尤恶下为朋党相构,好善嫉恶,出于天性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形容人的爱憎。→爱憎分明。也作“好善恶恶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雁行礼记.王制:“父之齿随行,兄之齿雁行;朋友不相逾。”礼记中,强调兄弟出行应该象大雁飞行时那样有次序。后遂用为咏兄弟之典。唐.皇甫冉送从弟预贬远州诗:“独结南枝恨,应思北雁行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