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旷调钟怎么写好看:
师旷调钟历史词典解释
《吕氏春秋.长见》:“晋平公铸为大钟,使工听之,皆以为调矣。师旷曰:‘不调,请更铸之。’平公曰:‘工皆以为调矣。’师旷曰:‘后世有知音者,将知钟之不调也,臣窃为君耻之。’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。是故师旷欲善调钟,以为后世之知音者也。”
春秋时,晋国乐师师旷极通晓音律。晋平公铸造了一口大钟,师旷听出钟声不合乐律,因而使平公下令从新铸造,为的是怕被后世知音律者听出不合律,而给当时的晋国丢人。后用为咏通晓音律之典。
《汉书.扬雄传下》:“是故钟期死,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……师旷之调钟,俟知音者之在后也。”
词语分解:
- 师旷的解释 春秋 晋国 乐师。善于辨音。孟子·离娄上:“ 师旷 之聪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参阅左传、国语、逸周书、庄子、吕氏春秋等书。后以为听觉超凡,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。 唐 杨炯 浑天赋:“螟何细兮, 师旷 清耳而不闻, 离朱 拭目而无见。”
- 调钟的解释 击钟,调弄乐器。陈书·徐陵传:“九州之歌,登於司乐, 虞 夔 拊石, 晋 旷 调钟,未足颂此英声,无以宣其盛德者也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咏蝉
骆宾王在狱咏蝉诗:“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侵。那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露重飞难过,风多响易沉。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余心?”初唐诗人骆宾王,得罪了武则天,被捕下狱。他在狱中作了这首诗,以蝉自喻。后因以“咏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