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蓐食 |
释义 | 蓐食历史典故 蓐食怎么写好看:
蓐食历史词典解释谓极早进用早餐。宋苏轼《游灵隐高峰塔》: “言游高峰塔,蓐食治野装。” ●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 “淮阴侯韩信者,淮阴人也……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,数月,亭长妻患之,乃晨炊蓐食。食时信往,不为具食。信亦知其意,怒,竟继去。” 下乡: 乡名,秦属淮阴郡。秦末,韩信因贫困寄食于一个亭长家,后亭长妻生厌,用提前在床上吃早餐的办法使他不能就食,韩信得知其意,发怒离去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藜不糁庄子.让王:“孔子穷于陈蔡之间,七日不火食,藜羹不糁,颜色甚惫,而弦歌于室。”据说孔子困于陈蔡时,七天曾食不掺粮食的藜菜汤。后以“藜不糁”喻咏处境很难,生活困窘。唐.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:“童稚频书札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