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茅津 |
释义 | 茅津历史地名 茅津怎么写好看:茅津历史词典解释亦名陕津、大阳津。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。春秋时,在茅戎境内,故名。《左传》: 文公三年 (前624),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,取王官及郊,晋人不出,遂自茅津济,封殽尸而还”。 又称陕津、太阳津。即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茅津渡。因处茅戎之地,故名。《左传》文公三年(前624年):秦伐晋,“遂自茅津济”,即此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北大镇在海南省万宁市西北部。面积176平方千米。人口 9050,黎族为主。镇人民政府驻文才竹村,人口160。该地原属琼中县,1961年划归万宁县,成立北大公社。1966年合并于东兴农场,成立江兴农村组。1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