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喜怒不形于色
释义

喜怒不形于色

历史典故

喜怒不形于色历史词典解释

色:脸色。 喜怒不表现在脸色上。 形容人有涵养,能控制感情。语出《三国志.蜀志.先主传》:“(先主)喜怒不形于色。好豪侠,年少争附之。”《晋书.阮籍传》:“阮籍任性不羁,而喜怒不形于色。”《魏书.世宗纪》:“帝幼有大度,喜怒不形于色。”《北史.后妃传.明元密皇后》:“性恬素寡欲,喜怒不形于色。”明.李贤《古穰杂录》:“吏部尚书郭琎,临事从容,喜怒不形于色。”


主谓 形,表现。色,脸色。喜怒不表现在脸上。形容人稳重、深沉,有涵养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少言语,喜怒不形于色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指感情不外露。

历史典故推荐:银船

同“金船”。唐 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诗:“画舫牵徐转,银船酌慢巡。”宋 王谠唐语林.豪爽:“上乃连饮三银船,尽一巨馅,乘马而去。”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21:14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