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刮地皮 |
释义 | 刮地皮历史典故 刮地皮怎么写好看:
刮地皮历史词典解释《新唐书.程日华传》:“固烈请还恒州,既治装,悉帑(帑,音tǎng,国库公款)以行。军中怒曰:‘马瘠士饥死,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,今刮地以去,吾等何望?’” 唐德宗时,沧州刺史李固烈贪财,离任回恒州时打算把全部公库款带走。军士们愤怒至极,说:“刺史在马瘦人饥的情况下离任,带走全部钱财,毫发不留,简直是刮地皮而去。我们还不是在这里等着饿死!”于是起而杀死了李固烈全家。后因以“刮地皮”用为指称贪官污吏搜刮民财的典故。 今人李文瑞《三不管》十:“刮地皮的省主席,穿虎皮的将军,放着土地不守……倒和日本鬼子做起亲来了。” 述宾 指拼命搜括民财。《官场现形记》21回:“这些老爷们,平时刮地皮,都是发财发足的了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贪婪。→刮地以去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胶牙饧南朝梁.宗懔荆楚岁时记:“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……进屠苏酒、胶牙饧。”又引晋.周处风土记:“胶牙者,盖以使其牢固不动。”胶牙饧,即麦芽糖。唐.白居易长庆集五四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