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太常 |
释义 | 太常历史知识 太常怎么写好看:
太常历史词典解释官名。西汉中元六年(前144)改奉常置。一说西汉初已置,惠帝时改为奉常,景帝时复旧。掌礼乐、祭祀宗庙、社稷,负责朝会和丧葬礼仪,管理皇帝陵墓、寝庙所在县邑,每月巡视诸陵,兼掌教育,主持博士及博士弟子的考核与荐举。秩中二千石,位居九卿之首,多由列侯充任。辖太乐、太祝、太宰、太史、太卜、太医、都水、均官等令、长及诸陵邑令。西汉中期后职权渐分,考试权归尚书,陵邑划属三辅。新莽改称秩宗。东汉复置,辖太史、太祝、太宰、大予乐令等及博士祭酒、陵庙园等令。魏、晋、南朝宋、北魏皆三品,但南北朝时礼仪及郊庙制度等皆由尚书裁定,此职位尊而职闲。南朝梁及北齐改称太常卿,然亦常省称为太常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理藩部编纂局官署名。清末理藩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。掌编纂、调查有关办法、条规及内外蒙古等地殖产、边卫事项。置正管股、副管股各一人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