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兵连祸结 |
释义 | 兵连祸结历史典故 兵连祸结怎么写好看:
兵连祸结历史词典解释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续不断,灾祸接踵而来。《汉书.匈奴传下》:“兵连祸结,三十余年。”明.刘基《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》:“兵连祸结,涂炭平民,耗损国用,悔之何及。”亦作“祸结兵连”。《后汉书.鲜卑传》:“祸结兵连,岂得中休。”元.无名氏《梧桐叶》一折:“等闲离别,一去故乡音耗绝;祸结兵连,娇凤雏鸾没信传。” 并列 战争不断,灾祸相连。语出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兵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,兵连祸结,三十余年。”明·刘基《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纪》:“兵连祸结,涂炭平民,耗损国内,悔之晚矣。”△用于描写战争多。→内忧外患 兵荒马乱 ↔安居乐业 天下太平 太平盛世。也作“祸结兵连”、“兵连祸接”、“兵连众结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鹢舟源见“文鹢”。指船头画有鹢鸟图像的船。亦泛指船。晋书.张协传:“乘鹢舟兮为水嬉,临芳洲兮拔灵芝。”唐 李商隐南潭上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诗:“鹢舟萦远岸,鱼钥启重关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