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安东都护府 |
释义 | 安东都护府历史地名 安东都护府历史词典解释唐六大都护府之一。总章元年(668)置,治所在平壤城(今朝鲜平壤市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总章元年,李勣平高丽国,得城百七十六,分其地为都督府九,州四十二,县一百,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。”辖境西起辽水,东与北皆抵海,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,南至朝鲜大同江地区。其后大同江南岸渐为新罗所据,松花江、乌苏里江以东、鸭绿江上游一带为渤海所有。上元三年(676)移治辽东城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,仪凤二年(677)徙治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城)。圣历元年(698)改为都督府,神龙元年(705)复为都护府,以幽州都督兼领都护。开元二年(714)又移治平州(今河北卢龙县),天宝元年(743)又迁辽西故郡城(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)。自开元七年(719)起都护例由平卢节度使兼领,至肃宗上元二年(761)平卢节度使南迁淄青而废。 唐都护府之一。总章元年(668年)九月平高丽,十二月分其地为九都督府、四十二州、百县,于平壤城(今朝鲜平壤市)置安东都护府,用其渠帅为都督、刺史、县令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辽河以东、吉林省松花江和头道江西南,以及朝鲜北部和西部地区。圣历初渤海兴起后,辖境东部、北部缩小,东至今吉林省白山市、辉南县,北至辽源市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辖境南部缩小,浿水(今朝鲜大同江)以南为新罗所有。咸亨元年(670年)移治辽东,上元三年(676年)移治辽东城(今辽宁辽阳市),仪凤二年(677年)移治新城(今抚顺市北高尔山)。武周圣历元年(698年)降为都督府,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为都护府,移治幽州(治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开元二年又东移治平州(今河北卢龙县)。天宝二年(743年)再移治辽西郡故城(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)。开元七年后,常以平卢节度使(治营州,今辽宁朝阳市。天宝二年徙治辽西郡故城)兼领安东都护,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营州陷于契丹,平卢节度使南迁,都护府遂废。 历史地名推荐:柞水一名泎水。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。清一统志· 商州 “柞水” 条引 县志: 乾祐河“在 镇安 县东三里,即泎水也。源出咸宁县秦岭,至旧县关入县境,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,合洵河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