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东道怎么写好看:
浙江东道历史词典解释
 唐方镇名。乾元元年(758)置浙江东道节度使,简称浙东节度使,治越州(治今浙江绍兴市),领越、睦、衢、婺、台、明、处、温八州。大历五年(770)降为观察使,十四年与浙江西道观察使合并。建中元年(780)又分,二年复合,贞元三年(787)复分。以睦州属浙江西道观察使。中和三年(883)升为义胜军节度使,光启三年(887)改威胜军节度使,乾宁三年(896)又改镇东军节度使。天祐后仅领越、台、明、处、温五州。五代地属吴越。北宋初废。
词语分解:
- 浙江的解释 1.水名。即 钱塘江 。庄子作 制河 ,山海经、史记、越绝书、吴越春秋作 浙江 ,汉书·地理志、水经作 渐江水 。古人所谓 浙  渐 ,实指一水。参阅 王国维 浙江考。2.省名。简称 浙 。在我国东部沿海。以境内 钱塘江 旧称 浙江 得名。
 - 东道的解释 1 ∶请客的人或接待别人的人当东道。也叫“东道主”2 ∶邀请并招待客人的事做东道3 东西;礼品 送些东道,他便混账开上去。——明· 冯梦龙警世通言
 
历史知识推荐:司碓
 官名。清代内务府掌仪司所属员役。分掌内庭祭祀祝祷、供香之事。顺治元年1644定设十三人,内司碓长六人,以府属佐领、管领下妇人充任。月有银、米之赏。初隶钟鼓司,十三年改隶礼仪监,十七年改隶礼仪院。康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