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六出祁山 |
释义 | 六出祁山历史知识 六出祁山怎么写好看:
六出祁山历史词典解释三国时,蜀汉诸葛亮为收复中原,相传曾六次出兵祁山(今甘肃礼县东北)伐魏:(1)建兴六年(228)春,率军十万出攻祁山,因先锋马谡违命败于街亭(今甘肃张家川西北),被迫退回汉中。(2)同年冬,出师散关(今陕西宝鸡西南),围攻陈仓(今宝鸡东)不下,粮尽退兵。(3)七年,派陈式攻武都(今甘肃成县西)、阴平(今甘肃文县西北),亮自率军至建威(今甘肃西和),遂取两郡而归。(4)八年秋,魏出兵三路攻汉中,亮屯兵成固赤阪(今陕西洋县东)御之,魏军因路险遇雨而退。(5)九年春,再出祁山,魏将张郃拒之,蜀兵屡胜,六月粮尽而退。(6)十二年春,率大军由斜谷(在今陕西眉县西南)出,据五丈原(在斜谷西),分兵屯田为持久之计,与司马懿相持百余日,于八月病死军中。可见亮对魏六次用兵中,为五攻一守,出祁山实仅两次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合剌出又译合刺抽。蒙古语,意为黑民、贱民。对“汗”、“有根脚的”门第高贵者而言,指蒙古贵族属下的牧民。它对贵族和领主有隶属关系,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