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议郎怎么写好看:
承议郎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,员三十人,正六品,据事大小出使。唐朝沿置,为正六品下文散官,郡公出身者由此叙阶。宋初为正六品下文散官。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(976),以避讳改承直郎。神宗元丰三年 (1080) 复置为寄禄官,从七品,取代旧寄禄官左右正言、太常、国子博士。
官名,唐代文阶官制,正六品下称承议郎,金以后废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吏部》。
词语分解:
- 郎的字典解释 郎 láng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:大郎
历史官职推荐:左右玉钤卫
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。即“左右领军卫”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