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荡舟狂 |
释义 | 荡舟狂历史典故 荡舟狂怎么写好看:荡舟狂历史词典解释《左传.僖公三年》:“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,荡公。公懼,变色;禁之,不可。公怒,归之,未之绝也。蔡人嫁之。” 齐桓公与蔡姬乘舟玩耍,蔡姬故意摇动舟身,开玩笑吓唬桓公。桓公一时吓得脸色都变了,令其停止,她也不听。恒公生了气,便把她送回蔡国去。后蔡人把她另行嫁给了别人。后因以此用为持宠狂放得罪君王之典。 《西昆酬唱集》卷上《宣曲二十二韵》诗刘筠一首:“方资裂缯笑(见“裂缯笑”),可要荡舟狂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,但已无济于事。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:“今日军师升帐,大哥须要计较此事,不要做了马后炮,弄的迟了。”野叟曝言第二九回:“人已死了,在这里放那马后炮,可是迟了。” 偏正 原为象棋术语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