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兵之计怎么写好看:
缓兵之计书法图片
缓兵之计历史词典解释
缓:延缓。谓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。比喻缓和事态,以便设法对付。《三国演义》九九回:“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”《说岳全传》七二回:“黑蛮龙骁勇难挡,不如用缓兵之计。”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十:“经过了一天一夜的争吵、啼哭,黑妮最后才采用了一个缓兵之计,拖到第二天再决定,她好去找大伯父出点主意。”
偏正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。比喻暂时拖延,缓和事态,以便设法对付。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:“周旋到半夜,歹徒终于被领导的缓兵之计所迷惑,以为达到目的,精神被解除武装。”△多用于计策方面。↔兵贵神速
词语分解:
- 缓的解释 缓 (緩) huǎn 慢,与“急”相对:缓步
- 计的解释 计 (計) jì 核算:计时
历史典故推荐:许友以死
述补 对朋友以死相许。形容重视友谊,舍身助友。礼记·曲礼上:“父母存,不~”。△多用于描写友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