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中书省怎么写好看:
行中书省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简称行省。蒙古成吉思汗建国后始置。元世祖中统(1260-1264)、至元(1264-1294)间于各地分立,作为中书省派出机构,设丞相、平章、左右丞、参知政事等官,一般多以中书省官员出任。初凡遇地方征伐之役,以分任军民事,无定制。后渐成为固定地方官署,统掌本省军政事务。秩正一品。至元二十四年(1287)、武宗至大二年(1309)两次改称尚书省,旋复旧称。明初沿元旧制,各设平章政事、左右丞、参知政事等官,下设左、右司、郎中、员外郎、都事、检校、照磨、管勾、理问、知事等。秩从一品。洪武九年(1376)废罢,改置承宣布政使司。
元置,简称行省。见“行省”条。
词语分解:
- 行的解释 行 xíng 走:行走
- 省的解释 省 shěng 地方行政区域:省份
历史官职推荐:同文正卿
官名。即鸿胪卿,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,咸亨元年670复名鸿胪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