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历史词典解释
不进老虎洞,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需的成果。《后汉书.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又如: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侦察科长决定亲自打入贩毒集团,彻底弄清他们的犯罪事实。
其他 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,就不能取得需要的东西。语出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中国人有一句老话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’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,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。”△多用于不历艰险,就不能获得成功、成果、真知等。
词语分解:
- 虎子的解释 1.小虎、乳虎。后汉书·班超传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”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:“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。”2.喻勇健的男孩。三国志·吴志·凌统传:“二子 烈 封 ,年各数岁, 权 内养於宫,爱待与诸子同,宾客进见,呼示之曰:‘此吾虎子也。’”3.便壶。因形作伏虎状,故名。多以陶、瓷、漆或铜制作, 汉 代王室贵族亦有以玉为之者。 汉 、 魏 、 南北朝 古墓中常以虎子作为随葬品。周礼·天官·玉府“掌王
历史典故推荐:低腰敛手
并列 形容小心谨慎,缩手缩脚的样子。唐·白居易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诗:“低腰复敛手,心体不遑安。”△多用于神态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