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卫军怎么写好看:
武卫军历史词典解释
①金、元禁军机构。见“武卫军都指挥使司”。②清末陆军建制之一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十月,荣禄将北洋四大军(武毅军、甘军、毅军、新建陆军)合编为武卫军,分路驻防。聂士成部武毅军为武卫前军,驻芦台;董福祥部甘军为武卫后军,驻蓟县;宋庆部毅军为武卫左军,驻山海关(一说驻锦州);袁世凯部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,驻小站;荣禄另募新兵万人为武卫中军,驻南苑。从此,原有各防军合成一军,但实际上仍各成势力。次年,袁世凯率武卫右军赴山东镇压义和团,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,迅速成为北洋主力。二十六年,武卫前军在天津保卫战中损失惨重,聂士成战死;武卫后军在八国联军打击下,大部分溃败。
词语分解:
- 武卫的解释 1.谓以武力藩卫。书·禹贡:“三百里揆文教,二百里奋武卫。” 孔 传:“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,天子所以安。”汉书·王莽传中:“在揆文教,奋武卫,是为惟垣。”2.军制名。 汉 末 曹操 为丞相,设武卫营。 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。 隋 置左右武卫,各置大将军、将军。 唐 因 隋 制。 宋 沿其制。 元 初有武卫军,不久改称侍卫亲军。 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,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,性质
- 军的字典解释 军 (軍) jūn 武装部队:军威
历史知识推荐:参议官
即“参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