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百不一存 |
释义 | 百不一存历史典故 百不一存怎么写好看:百不一存书法图片 百不一存历史词典解释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。表示丧失殆尽。北周.宇文逌《〈庾信集〉序》:“昔在阳都,有集十四卷,值太清罹乱,百不一存。”《南史.蔡廓传附蔡兴宗》:“时士庶危惧,衣冠咸欲远徙,后皆流离外难,百不一存。”也作 ① 【百不存一】。唐.岑羲《为敬晖等论武氏宜削去王爵表》:“英藩贤戚,百不存一。”明.张岱《西湖梦寻.序》:“凡昔日之歌楼舞榭,弱柳夭桃,如洪水淹没,百不存一也。” 主谓 一百个中一个也不存在。形容全部丧失。梁启超《变法通议》:“至今一切省署,皆日人自任其事,欧洲之人百不一存矣。”△多用于形容事物存在方面。也作“百无一存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言芳行洁谓言行高洁。清 方文赠别周颖侯诗:“言芳行洁师古人,白玉不肯污纤尘。” 并列 言行高洁。清·方文赠别周颖侯:“~师古人,白玉不肯污纤尘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人的品行。→直节劲气 ↔狗行狼心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