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山信票怎么写好看:
入山信票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参局发给采参商民进山采挖人参凭证。清初只准八旗人户入山采参,不许商民染指。雍正元年(1723)始令旗、民领票采挖。信票一张或交上用参二两五钱,征银十二两;或免交上用参,征银六两。次年议准,信票一张或交参二十四两,征银四两;或仅交参二十四两,免征银。皆依参山不同而异。信票一张,吉林准四人入山,宁古塔准一人入山,盛京准一人一驮入山,亦有一票准三人、准十人者。采参商民十人设一长,五十人设一领首,互相连保而行。信票开列领票人姓名、旗分或地望、所带人畜、舟船、食粮数字、所入边门、所进参山诸事,以便稽查。信票由户部印发,用后缴部销毁。
词语分解:
- 入山的解释 1.进入山里。史记·外戚世家:“ 少君 年四五岁时,家贫……为其主人入山作炭。”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:“知入山未还,即日想已还治。起居佳否?往来衝冒,然胜游计不为劳也。”三国演义第一二○回:“又大兴土木,作 昭明宫 ,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。”2.指隐居。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“迁 观 为别驾从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:“汝欲取 蜀 ,吾当披髮入山,不失信於天下也。”
- 票的解释 票 piào 纸币,通货:钞票
历史知识推荐:刑符
春秋战国时韩国法律名。已佚。刘臻孟子注引韩昭侯刑符曰:“一罪谓之犯,二罪谓之干,三罪大逆曰‘凶人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