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川石宝山石窟历史词典解释
亦称石钟山石窟、石宝山石窟等。南诏、大理国佛教艺术遗产。在云南剑川县城西南10余公里的石钟山,共由十六处石窟及摩崖造像组成。始造于南诏,盛于大理,晚到明代。石窟以佛教题材为主,造像深受汉、藏文化影响,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,体现当时云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关系。历史、艺术价值甚高。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词语分解:
- 石窟的解释 1 ∶古时一种就着山崖开凿成的寺庙建筑,内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敦煌石窟云岗石窟2 ∶山岩上的洞
历史知识推荐:十郡王
金末为抵御蒙古兵攻掠,封地方武装头目十人为郡王,合称十郡王。即李明德、封仙、张瑀、张友、卓翼、康琮、杜政、吴歪头、王德全、刘安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