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夫钱怎么写好看:
免夫钱历史词典解释
北宋征收免夫钱,纳钱者可免除夫役。宣和六年(1124),宰相王黼以复燕山府(治今北京)之役,京东、两河之民困于调发为借口,令京西、淮、浙、江、湖、四川、闽、广并纳免夫钱,北方每夫二十贯,南方三十贯。南宋时,四川也曾征收免夫钱。
词语分解:
- 免夫钱的解释 宋 代百姓向政府缴纳的免役钱。宋史·食货志上六:“如人户已尝差充正夫,其免夫钱皆罢催。”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:“免夫者,谓 燕山 之役,天下应出夫调,今但令出免夫钱而已。”
- 免夫的解释 宋 代百姓纳钱代替劳役的一种制度。宋史·河渠志三:“﹝ 大观 ﹞二年五月, 霆 上免夫之议……詔曰:‘ 河 防夫工,岁役十万,滨 河 之民,困於调发。可上户出钱免夫,下户出力充役,其相度条画以闻。’”
- 钱的字典解释 钱 (錢) qián 货币:铜钱
历史知识推荐:成皋县
本战国成皋邑,后属秦。西汉置县。治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。汉、晋属河南郡。东晋末及南朝宋初为司州治。北魏为豫州治。东魏为北豫州及成皋郡治。北周为荥州治。隋开皇初为郑州治。十八年598改为汜水县。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