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犬兔之争 |
释义 | 犬兔之争历史典故 犬兔之争怎么写好看:
犬兔之争历史词典解释《战国策.齐策》:“淳于髡谓齐王曰:‘韩子庐者,天下之疾犬也,东郭逡者,海内之狡兔也。韩子庐逐东郭逡,环山者三,腾山者五,兔极于前,犬废于后,犬兔俱罢,各死其处,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。’”罢:同“疲”。犬和兔争,农夫得利,犹如“鹬蚌之争”,亦“渔人得利”的意思。 偏正 狗和兔相残,他人得利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淳于髡谓齐王曰:‘韩子卢者,天下之疾犬也,东郭逡者,海内之狡兔也。韩子逐东郭逡,环山者三,腾山者五,兔极于前,犬废于后,犬兔俱罢,各死其处,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。”[例]王氏兄弟之间作犬兔之争,张家坐收渔翁之利。△用来描写对双方都不利、为他人所利用的争斗。→鹬蚌相争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同文共规见“同文共轨”。南朝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至如秦帝按剑,诸侯西驰,削平天下,~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