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负黍 |
释义 | 负黍历史地名 负黍怎么写好看:负黍历史词典解释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定公六年(前504),“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,郑于是乎伐冯、滑、胥靡、负黍、狐人、阙外”。杜注:“阳城县西南有负黍亭。”后属郑,战国属韩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繻公十六年(前397),“郑伐韩,败韩兵于负黍”。又,《韩世家》:桓惠王十七年(前256),“秦拔我阳城、负黍”。即此。 又称黄城。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大金店镇。春秋时属周。后属郑。《左传》定公六年(前504年):“郑攻负黍。”即此。战国时,韩、郑、楚在此相争,公元前256年由韩入秦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北源村村名。在浙江省开化县城西北部。属长虹乡。人口410。以地处池淮溪支流水源之北得名。产茶叶、油茶籽。为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状元、翰林承旨、六州都事程宿,南宋高宗时秘书少监、徽猷阁侍制程俱故里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