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登闻鼓 |
释义 | 登闻鼓历史知识 登闻鼓怎么写好看:
登闻鼓历史词典解释古代刑法制度。帝王为臣民谏议或冤情可直接上达,在朝堂外悬鼓,准许臣民击鼓上闻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西平人麴路伐登闻鼓。”唐柳宗元《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》:“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,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,至则平反之。”宋、辽、金设*登闻鼓院,受理吏民申告冤情。明洪武元年(1368)仿前制置鼓于午门外,后又移至长安右门外,每日例由六科给事中及锦衣卫官轮值,收纳诉状上报。明制规定,非大冤及要案不得击鼓,凡击鼓即引奏,有敢于阻拦或上奏不实者则治罪。清代之鼓为登闻鼓厅所设,初设于都察院,顺治中移置长安右门外。以科道官轮司,后改隶通政使司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卫璪?—311 晋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,字仲宝。卫恒子。袭祖瓘兰陵郡公爵,东海王越专权时,改封江夏郡公。怀帝即位,任散骑常侍。永嘉五年311,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,被杀。以善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