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补阙
释义

补阙

历史知识

补阙怎么写好看:

补阙怎么写好看补阙书法图片

补阙历史词典解释

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始置左右补阙各二员,分隶门下(左)、中书(右)两省。掌供奉讽谏,从七品上。为士人清选。宋初承唐制,置左、右补阙与左、右拾遗,左隶门下省,右隶中书省。端拱元年(988),改左、右补阙为左、右司谏,左、右拾遗为左、右正言。元丰改制前为寄禄官,改制后掌规谏讽谕,凡朝政阙失、大臣至百官任用不当,三省至一切官署事有违失,都可谏正。淳熙十五年(1188),复另置左、右补阙与左、右拾遗,旋废。明建文时,罢六科左、右给事中而增设。成祖即位初革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补阙的解释 1.匡补君王的缺失。左传·襄公元年:“凡诸侯即位,小国朝之,大国聘焉,以继好、结信、谋事、补闕,礼之大者也。” 杜预 注:“闕,犹过也。”后汉书·胡广传:“达练事体,明解朝章。虽无謇直之风,屡有补闕之益。”明史·孙磐传:“请定建言者为四等:最上,不避患害,抗弹权贵者;其次,扬清激浊,能补闕拾遗。”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:“且使外廷共见共闻,则怀忠抱义之士,於朝廷之得失,皆得以补闕拾遗,随时论
  • 补的字典解释 补 (補) bǔ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:缝补
  • 阙的字典解释 阙 (闕) què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:宫阙

历史知识推荐:邓艾

197—264 三国时义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,字士载。少为魏襄城典农部民,后为典农纲纪、上计吏,司马懿辟为掾,迁尚书郎。奉命巡行寿春今安徽寿县一带,筹划广田积谷事。他以为宜开河渠引水灌溉,又可通漕运,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16:52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