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卫怎么写好看:
金山卫历史词典解释
明洪武十九年(1386)置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区驻地金卫镇。与海中金山相对,故名。为江浙沿海要冲,嘉靖时屡受倭寇侵扰。清乾隆十五年(1750)裁撤。
词语分解:
- 金山的解释 1.产金之山。南史·海南诸国·林邑国:“其国有金山,石皆赤色,其中生金。”2.比喻人的仪表英俊、德行崇高。梁书·朱异传:“﹝ 异 ﹞器宇弘深,神表峯峻。金山万丈,缘陟未登;玉海千寻,窥映不测。”3.西方之山。后汉书·冯衍传下:“跃青龙於沧海兮,豢白6*虎於金山。” 李贤 注:“金山,西方之精也。”4.山名。在 江苏省 镇江市 西北。古有 氐父 、 获苻 、 伏牛 、 浮玉 等名, 唐 时 裴头陀 获
- 卫的字典解释 卫 (衛) wèi 保护,防护:保卫
历史知识推荐:清朝书画家笔录
书名。近人窦镇编辑。四卷。窦氏性耽书画,思辑清代书画家事略有年,至宣统二年1910始告成。收录清顺治迄光绪朝三百年间卿相布衣、山林隐逸一千六百三十九人,附名媛五十六人,方外三十四人。各系以小传。语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