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麻带索怎么写好看:
披麻带索书法图片
披麻带索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披麻带孝”。明 高明《琵琶记.蔡公逼试》:“你年七八十岁,也不识做孝。披麻带索便是孝。”
见“披麻带孝”。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蔡公逼试》:“你年七八十岁,也不识做孝。披麻带索便是孝。”
词语分解:
- 披麻的解释 1.见“ 披麻带孝 ”。2.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。又称麻皮皴。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,故名。其法创于 唐 王维 , 南唐 董源 多用之,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。 清 龚贤 画诀:“皴法名色甚多,惟披麻、豆瓣、小斧劈为正经。”
- 带索的解释 以绳索为衣带。形容贫寒清苦。列子·天瑞:“ 孔子 游於 太山 ,见 荣啟期 行乎 郕 之野,鹿裘带索,鼓琴而歌。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:“九十行带索,飢寒况当年。”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:“或乏担石储,或穿带索衣。”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:“试将茹荼带索,以毕餘生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手胼足胝
形容辛勤劳苦。明宋濂东阳十孝子赞·晋许孜: “勚彼乡民,手胼足胝。” 勚yi: 疲劳。参见:○手足胼胝 见“胼手胝足”。明·刘基拙逸解:“大禹治水,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