斩关夺隘怎么写好看:
斩关夺隘书法图片
斩关夺隘历史词典解释
砍断门闩,攻破城门,夺取关隘。形容军队作战勇敢,势不可当。刘伯承《回顾长征》:“长征中,红军斩关夺隘,抢险飞渡,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。”许光达等《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武装斗争》:“〔红三军〕一路上克服了……严重困难,跋山涉水、斩关夺隘,粉碎了敌人的前堵后追,消灭许多敌人。”
并列 关,关口,要塞;隘,险要的地方。指夺取关口要地。形容英勇善战,势不可挡。也形容一气而下的气势。[例]多年来,王主任在科学崎岖的道路上不断地攀登,锻炼了斩关夺隘的性格。※隘,不读作yì。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一往无前的气势。→攻城略地
词语分解:
- 斩关的解释 砍断门闩。泛指攻破城门。语本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:“ 臧紇 斩 鹿门 之关以出,奔 邾 。”后汉书·坚鐔传:“ 鐔 乃引军赴 宛 ,选敢死士夜自登城,斩关而入。” 宋 苏洵 权书上·攻守:“夫盗之於人抉门斩关而入者有焉,他户之不扃键而入者有焉。” 清 王韬 淞隐漫录·盗女:“忽闻门外马嘶人沸,列炬若昼,一女子率众官军斩关逕入。”
- 隘的解释 隘 ài 险要的地方:隘口
历史典故推荐:大惊失色
形容非常惊恐,吓得变了脸色。三国演义二四回:“忽见曹操带剑入宫,面有怒容,帝大惊失色。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四回:“兖州府得报,也吓得大惊失色。” 述补 形容十分惊慌害怕,脸色都变了。鲍十痴迷:“她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