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高不成,低不就 |
释义 | 高不成,低不就历史典故 高不成,低不就历史词典解释高的办不成,低的又不愿意。多指选择婚姻对象或谋求职业还没有着落。《警世通言.乐小舍拚生觅偶》:“那边顺娘却也……高不成,低不就,也不曾许得人家。”《孽海花》第十四回:“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,高不成,低不就……这会儿倒要给一个四十来岁的囚犯!”也作 ① 【高不凑,低不就】。《初刻拍案惊奇.转运汉遇巧洞庭红》:“要荐他坐馆教学,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杂板令,高不凑,低不就。” 其他形容高低都不合适,上下两难。多用于选择工作或婚配,语本《京本通俗小说·西山一窟鬼》:“只是高来不成,低来不就。”《醒世恒言》卷17:“所以高不成,低不就,拣择了多少子弟,没有中意的,蹉跎至今。”△贬义。描写投合与呼应。→高门不来低门不就。也作“高不凑,低不就”、“高不辏,低不就”、“高低不就”、“高来不可,低来不可”、“高门不来,低门不就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禹凿孟子.滕文公上:“禹疏九河,沦济漯而注诸海,决汝汉,排淮泗而注之江,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。”淮南子.修务训:“禹沐浴霪雨,栉扶风,决江疏河,凿龙门,辟伊阙,修彭蠡防,乘四载,随山刊木,平治水土,定千八百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