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文思院 |
释义 | 文思院历史知识 文思院怎么写好看:
文思院历史词典解释官署名。五代后梁置,以院使为长官,旋改称乾文院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复置,掌造金银犀玉等工巧器物,并加彩绘、装钿等装饰,供应宫廷及各府署所需仪物、器仗、权量、舆服等。设监官四人,以京朝官、诸司使副、内侍、三班使臣充任。熙宁三年(1070)以文、武臣各一人为监官。元丰改制,隶少府监。南宋初,随少府监归属工部,置提辖及监官。西夏亦置,以文思使为长官。金代改置文思署。明复旧称,主管朝廷舆辇、册宝、法物和各种器服所需金银犀玉、金彩绘素等装饰物制作与供应,设大使、副使以掌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潭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湘州为潭州,以州治南七十里昭潭为名。治长沙县今市,辖境相当今湖南资水流域以东,双峰、醴陵等县以北和益阳市、连云山以南地区。唐时西南部缩小资水上游另置邵州。五代楚建都于此,升为长沙府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