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理气 |
释义 | 理气历史知识 理气怎么写好看:
理气历史词典解释中国哲学范畴。指“理”和“气”的关系。“理”、“气”二范畴始见于先秦,但用作说明精神与物质关系之一对范畴,则自宋程朱理学始。程颐说:“有理则有气”(《二程粹言》卷一)。以“理”、“气”并举,且已含“理”先“气”后之义。认为“气”有生灭,“理”则永存。朱熹进而认为“理”属“形而上”,是社会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本原,“气”属“形而下”,为构成万物之具体材料。《朱文公文集·答黄道夫》:“天地之间,有理有气。理也者,形而上之道也,生物之本也;气也者,形而下之器也,生物之具也。”故提出“理”先“气”后说。以“气”为“理”所派生。程、朱理气论曾一再受到后世学者批评。明王廷相指出:“愚谓天地未生,只有元气。元气具则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在。故元气之上无物,无道,无理。”(《雅述上篇》)否定“理”在“气”先。清初王夫之提出“理在气中”(《张子正蒙注·太和篇》),指责程、朱“将理气分作二事,则是气外有理矣”。李塨也认为“气外无理”(《中庸传注问》),并指出:“不知圣经言道,皆属虚字,无在阴阳、伦常之外而别有一物曰道、曰理者。”(《论语传注问·学而一》)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四帐皇族辽代太祖及近亲之后,称横帐、孟父房、仲父房、季父房,统称四帐皇族。参见“一帐三房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