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同嚼蜡怎么写好看:
味同嚼蜡书法图片
味同嚼蜡历史词典解释
谓毫无趣味。多形容文章、说话枯燥无味。《儒林外史》一回:“世人一见了功名,便舍着性命去求他,及至到手之后,味同嚼蜡。”《镜花缘》一二回:“因燕窝价贵,一肴可抵十肴之费,故宴会必以此物为首,既不恶其形似粉条,亦不厌其味同嚼蜡。”亦作“味如嚼蜡”。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于横陈时,味如嚼蜡。”元.乔吉《玉交枝.闲适》曲:“飘飘好梦随落花,纷纷世味如嚼蜡。”梁启超《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感情》:“如曹子建也有一首远游篇,读去便味如嚼蜡。”鲁迅《两地书》三二:“沪案以后,周刊上常有极锋利肃杀的诗,其实是没有意思的,情随事迁,即味如嚼蜡。”
见“味如嚼蜡”。《儒林外史》1回:“世人一见了功名,便舍着性命去求他,及至到手之后,味同嚼蜡。”
词语分解:
- 味的解释 味 wèi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:味觉
- 嚼蜡的解释 比喻无味。楞严经卷八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於横陈时,味如嚼蜡。” 宋 王安石 示董伯懿诗:“嚼蜡已能忘世味,画脂那更惜时名。” 清 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:“ 仲默 才最秀,亦以见处不深,用於摹拟,入目灿然,吟咏即如嚼蜡。” 郁达夫 沉沦:“他觉得学校里的教科书,真同嚼蜡一般,毫无半点生趣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切齿咬牙
见“咬牙切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