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鼠窃狗偷 |
释义 | 鼠窃狗偷历史典故 鼠窃狗偷怎么写好看:
鼠窃狗偷历史词典解释ㄕㄨˇ ㄑㄧㄝˋ ㄍㄡˇ ㄊㄡ shǔ qiè gǒu tōu 748 ① 同“鼠窃狗盗”。《旧唐书.萧铣杜伏威等传论》:“自隋朝维绝,宇县瓜分,小则鼠窃狗偷,大则鲸吞虎据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七五回:“鼠窃狗偷之徒,何足虑哉。” 并列 ①指小偷、小盗。《水浒传》75回:“鼠窃狗偷之徒,何足虑哉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行为不端的人。→鼠窃狗盗 ②指男女间不正当的关系。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·露遣》:“你晓得我是个好汉子,怎肯坐视妹子与人做这等鼠窃狗偷之事,我意欲结果了他。”△贬义。用于专指男女私期密约。→待月西厢 ↔明媒正娶 ③比喻卑鄙低劣。闻一多《〈西南采风录〉序》:“他们何尝不要物质的享乐,但鼠窃狗偷的手段,都是他们所不齿的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述恶劣的行为。→偷鸡摸狗。也作“狗偷鼠窃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封鱼同“封鲊”。清 毛奇龄潼川歌:“闺中有妇孟氏贤,从征作赋同车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