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三复斯言 |
释义 | 三复斯言历史典故 三复斯言怎么写好看:
三复斯言历史词典解释三复:多次反复。斯:此。《论语.先进》:“南容三复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”朱熹注:“《诗.大雅.抑》之篇曰:‘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’南容一日三复此言……盖深有意于谨言也。”“三复斯言”指反复体会这句话。宋.苏轼《答毕仲举书》:“三复斯言,感叹无穷。”严复《原强》:“愿天下有心人,三复斯言而早为之所焉可耳。” 偏正 多次反复体会这些话。宋·苏轼《答毕仲举书》:“三复斯言,感叹无穷。”△用于教诲的言辞,强调对语重心长的话应反复领会。↔如风过耳。 也作“三复其言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言近指远举出眼前的事实,说明有深远意义的道理。孟子.尽心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”指:同“旨”,旨义,含意。 并列 措词浅显,含意却很深远。语本孟子·尽心下:“孟子曰:‘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’”元宗宝〈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